我常问学生,说话,难吗?
他们都会说,不难。
的确,说话不难,但是要说对的话,难。
怎么说呢?
小时候,在学校就爱叽叽喳喳,讲个不停,说话总是没经大脑,就像多了一条神经似的。但是,被老师点名参加演讲比赛的我却无法完整的背完整篇演讲稿。
结果,我凭自己说话的天分胡乱讲了一轮。我被除名了。
以前在慈济活动的时候,经常必须接变化球。师姑常常会突然把麦克风交到我的手上,让我充当临时司仪。拿着麦克风,不允许我想太多,只有开口说话,否则就会冷场。脑袋要转得快,嘴巴要够灵活,才能滔滔不绝地说下去。内容是否有深度?已经顾不得了。
结果,活动结后,我已经不记得自己说了些什么。
当我转换身份成为记者时,常跟随着慈济的师姑到处寻找“材料”。采访回来的内容总是感到不理想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发问,还是回答的人不懂得回答。重听采访的录音带,发觉被采访的志工都答非所问,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。
结果,所得到的答案不符合我的要求,感觉有一点失落。问题是我早已设定的心目中的“答案”吗?这……还叫采访吗?该多多检讨。
十二月一号,我成了被采访的人。这已经是我的第二次了。第一次上爱FM电台做客是今年的四月七号。这一次是为了介绍我的两本新书,再一次上电台的《阅读好时光》做客。两次的电台访谈都是直播。说不紧张,才怪!和主持人淑芬特别投缘,聊得很高兴,气氛也很舒服。而且还有朋友在直播室里陪伴,才不至于太紧张。在槟城的志刚也帮我做了录音(直接上网收听与录音)。在节目结束的一个小时内就弄好上载至youtube,分享在面子书和google+。他的手脚还真快。
回想起整个节目的过程,其实我对这次的访谈并不是很满意。因为觉得自己好像也犯了同样的错误,答非所问。我似乎没有真正的回答到主次人的问题,自己说自己的。虽然过去有不少当司仪和记者的经验,这些经验却无法完全的派上用场。主持人所问的问题都很简单,但是脑袋似乎不合作,操作不灵活,几乎都把主持人的问题抛在脑后。应该说,在那个时候,我脑袋已经不允许我再多思考采访的细节,只能见招拆招了,脑袋里有什么就讲什么。
结果,我不敢重听整个自己的访谈,因为感觉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儿。如果有机会重来,我会注意更多的细节。可能是因为经验不足吧!终于明白到被采访的困扰,要多多善解被采访者的心情。
从吉隆坡回来后,我却被一个二年级的孩子问得哑口无声。
上个星期,接到Akas的电话,说星期四和星期五有课(之前已经答应了,却还没有定下日期)。已经一个月没有见到这一群小瓜了。他们都是小学的小朋友,精灵得很,但是次序却很难控制,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性格,没有老师的威严,很容易被小瓜爬在自己的头上。下课后,他们拿我的iPad来玩,我就让他们玩好了。但是,问题来了,当几个小瓜都要玩的时候,他们就会开始争吵。比较有智慧的,就会开出条件,一人限制只可以玩一段时间,时间一过,就必须换人玩。他们玩了一阵子,我却说要回家了,必须收回我的iPad。
结果,Justine却问我,为什么他可以玩两次,而我只可以玩一次,不公平。他生气了。我顿时不知所措。他抛给我一个简单的问题,而我却无法回答他。第一,我没有留意他们之间的协议。第二,我也没有把这样的一件小事(玩多少次)放在心上。第三,我根本就不知道应该轮到谁玩的时候。第四,我真的是非走不可了。
在我们成人眼里,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。对小孩而言,这却是多么的重要。他们希望可以得到老师的注意力和公平的对待。只要有些许让他们感到老师偏心,他们的小小心灵就会受到伤害,感到失望。我到底要如何回答他呢?
说话,很简单。但是,要说对的话,可不容易,一句具有影响力的话更不容易。对着小孩子说话,更不可以敷衍了事。别以为他们不懂,其实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他们终生。
每一次当我认真考虑某一句话是否应该说的时候,每当说出时,总会感到心理很不舒服。因为觉得自己讲话实在没有脑。
我还蛮喜欢《名侦探柯南——M15沉默的15分钟》里的一句话:一但说出口的话是收不回来的。语言是把利刃,使用不当便会变成可怕的凶器。
说话还真的不容易。
他们都会说,不难。
的确,说话不难,但是要说对的话,难。
怎么说呢?
小时候,在学校就爱叽叽喳喳,讲个不停,说话总是没经大脑,就像多了一条神经似的。但是,被老师点名参加演讲比赛的我却无法完整的背完整篇演讲稿。
结果,我凭自己说话的天分胡乱讲了一轮。我被除名了。
以前在慈济活动的时候,经常必须接变化球。师姑常常会突然把麦克风交到我的手上,让我充当临时司仪。拿着麦克风,不允许我想太多,只有开口说话,否则就会冷场。脑袋要转得快,嘴巴要够灵活,才能滔滔不绝地说下去。内容是否有深度?已经顾不得了。
结果,活动结后,我已经不记得自己说了些什么。
当我转换身份成为记者时,常跟随着慈济的师姑到处寻找“材料”。采访回来的内容总是感到不理想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发问,还是回答的人不懂得回答。重听采访的录音带,发觉被采访的志工都答非所问,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。
结果,所得到的答案不符合我的要求,感觉有一点失落。问题是我早已设定的心目中的“答案”吗?这……还叫采访吗?该多多检讨。
相约在《阅读好时光》(文婷、我、淑芬) |
回想起整个节目的过程,其实我对这次的访谈并不是很满意。因为觉得自己好像也犯了同样的错误,答非所问。我似乎没有真正的回答到主次人的问题,自己说自己的。虽然过去有不少当司仪和记者的经验,这些经验却无法完全的派上用场。主持人所问的问题都很简单,但是脑袋似乎不合作,操作不灵活,几乎都把主持人的问题抛在脑后。应该说,在那个时候,我脑袋已经不允许我再多思考采访的细节,只能见招拆招了,脑袋里有什么就讲什么。
结果,我不敢重听整个自己的访谈,因为感觉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儿。如果有机会重来,我会注意更多的细节。可能是因为经验不足吧!终于明白到被采访的困扰,要多多善解被采访者的心情。
从吉隆坡回来后,我却被一个二年级的孩子问得哑口无声。
上个星期,接到Akas的电话,说星期四和星期五有课(之前已经答应了,却还没有定下日期)。已经一个月没有见到这一群小瓜了。他们都是小学的小朋友,精灵得很,但是次序却很难控制,尤其是像我这样的性格,没有老师的威严,很容易被小瓜爬在自己的头上。下课后,他们拿我的iPad来玩,我就让他们玩好了。但是,问题来了,当几个小瓜都要玩的时候,他们就会开始争吵。比较有智慧的,就会开出条件,一人限制只可以玩一段时间,时间一过,就必须换人玩。他们玩了一阵子,我却说要回家了,必须收回我的iPad。
结果,Justine却问我,为什么他可以玩两次,而我只可以玩一次,不公平。他生气了。我顿时不知所措。他抛给我一个简单的问题,而我却无法回答他。第一,我没有留意他们之间的协议。第二,我也没有把这样的一件小事(玩多少次)放在心上。第三,我根本就不知道应该轮到谁玩的时候。第四,我真的是非走不可了。
在我们成人眼里,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。对小孩而言,这却是多么的重要。他们希望可以得到老师的注意力和公平的对待。只要有些许让他们感到老师偏心,他们的小小心灵就会受到伤害,感到失望。我到底要如何回答他呢?
说话,很简单。但是,要说对的话,可不容易,一句具有影响力的话更不容易。对着小孩子说话,更不可以敷衍了事。别以为他们不懂,其实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他们终生。
每一次当我认真考虑某一句话是否应该说的时候,每当说出时,总会感到心理很不舒服。因为觉得自己讲话实在没有脑。
我还蛮喜欢《名侦探柯南——M15沉默的15分钟》里的一句话:一但说出口的话是收不回来的。语言是把利刃,使用不当便会变成可怕的凶器。
说话还真的不容易。
评论
发表评论